1、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對象: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
社康中心的工作人員將為居民建立一個健康檔案,當中包含了5大類信息:個人基本信息、疾病診療記錄、健康體檢記錄、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2、健康教育(對象:轄區內居民)
社康中心的工作人員將通過健康講座、宣傳單張等各種渠道,為居民提供7大類健康教育內容:①《中國公民健康素養》普及;②重點人群健康教育;③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健康教育;④重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健康教育;⑤公共衛生問題;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健康教育;⑦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及政策普及。
3、預防接種服務(對象: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
社康中心、街道防保所的醫務人員將為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進行免費的疫苗預防接種。其中針對兒童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共有11種,預防12種病,比如乙肝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的脊灰疫苗等。
4、0-6歲兒童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居住的0~6歲兒童)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進行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健康問題處理,在疫苗接種、母乳喂養、兒童身體發育等方面進行長期跟蹤和指導。
5、孕產婦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居住的孕產婦)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從孕早期開始到產后42天,進行跟蹤隨訪,指導孕婦健康管理、胎兒的生長發育、嬰幼兒的喂養等,如果發現異常及時予以協助。
6、老年人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每年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及早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
7、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對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進行篩查,對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并定期跟蹤隨訪,每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
8、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35歲及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通過篩查,對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將每年提供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并依照患者的病情進行分類干預。
9、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對象: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對轄區內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信息管理,對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根據病情的變化進行分類干預、康復指導,還可為患者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
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定的內容之外,深圳還對監護人提供補助:對一般性患者監護人,每人每年補助2000元;高風險患者的監護人、協助監護人,每人每年分別補助5000元和1000元。
10、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對象:轄區內確診的常住肺結核患者)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對有疑似癥狀者,推薦其就醫,若確診肺結核,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進行入戶隨訪,定期跟蹤,根據病情進行分類干預,并由醫護人員或指導家屬督導患者服藥,每次服藥都要面對面或者通過遠程視頻督導。
11、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對象: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0-36個月常住兒童)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① 每年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②為轄區內0-36個月常住兒童提供中醫飲食調養、起居生活指導,以及摩腹和捏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聰穴方法。
12、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對象:轄區內服務人口)
社康中心醫務人員將協助開展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的排查,如有發現,及時進行登記、報告和處理,對病人、密切接觸者、健康危害暴露人員進行救治或管理,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疫點疫區處理、宣傳教育等。
13、衛生計生監督協管(對象:轄區內居民)
區和街道衛生監督所醫務人員將對食品安全、職業衛生、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服務、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等進行巡查,發現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線索或事件,及時報告并提供指導。